您现在的位置:多问网学习频道教研课题学校课题研究“双主互长”育人模式研究方案

“双主互长”育人模式研究方案

03-14 18:06:13   浏览次数:47326  栏目:学校课题研究
标签: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http://www.duowen123.com “双主互长”育人模式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引发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伟大、更艰巨的任务,需要基础教育加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但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进展和成效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需要我们作出努力、积极探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基础,是人有主观能动性,能从事自觉的活动,能够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驾驭人自身的发展。这一学说使我们认识到,教育活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发展自己的实践活动,必须让他们以其自身发展的主人意识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心理科学研究指出:学习的基本因素由两大系统构成,一是认知系统,在行为表现上为操作系统;二是情意系统,在行为表现上为动力系统。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双主互长”教育模式重视强化师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用权师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以提高教育水平和学习效率。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学校要把他们培养成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成为立足于世界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放在主动发展的位置上,成为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体。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关键是教师。在学校里,教育方针要通过教师实施;教育质量要依靠教师提高;教育改革要依靠教师的教育实践推进。另一方面,教师的潜能,在教育实践中发挥;教师的情操,在教育工作中陶治;教师的技能,在教育生涯中提高;所以,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与全程发展,必须“他育”与“自育”并举。因此,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就要以教师为本,挖掘教师潜力,发挥教师潜能,把教育活动变成教师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铸造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育人育已的“双重功能”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江东中心小学于19xx年开始进行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践与探索,在教师管理方面实行了“以理为主,人和为重”的管理策略,在教师培养方面进行了“以导为本”的摸索,在教学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以学为本”的探索,在学生培养方面进行了教育活动“以能为本”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缺少理论的指导和全面的整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双主互长”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希望通过理论学习、借鉴和移植已取得初步成效学校的经验,探索江东中心小学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

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家在六十年代已经提出了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的精神,教育方法则强调个性化原则,他们认为,这种尊重人的精神是现代教育的基调。日本在19xx年发表的《期望的人的形象》中,提出“提高人性与开发人的能力”要求。19xx年,他们在《教育课程审议咨询报告》中,更进一步提到“学校要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八十年代,天津东河区提出的“主动发展教育”,九十年代,郑州人民路小学的“主体性教育”、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双主体”育人思路等,均提出了要把学生放在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同时,也要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思路。强调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让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同步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从而获得同步增长,体现双方自身的生命价值,使教育活动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双方共同的生命过程。

三、实验假设

通过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束缚教师、学生发展的因素,激励教师、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寻找最佳的教育

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实现“高、新、谐、活”的学校特色。

1、高。教师素质高,教育质量高。

(1)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育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2)构建江东中心小学高效能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3)实现培养目标的高质量,使学生初步具备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精神情感;有健全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习惯的学生。

(4)学校拥有一批区、市、省名师,教师能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5)教学上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学校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2、新。教师观念新,学生会创新。

(1)教师具有“立足明天,思考今天”的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工作,坚持“为学生的未来”为办学宗旨,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2)教师善于吸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一定的教育教学艺术,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科学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发展。

(3)教师有吸取信息、内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

(4)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

(5)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

3、谐。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和谐,

(1)建立“心理相容”的领导集体,提高学校管理的整体效能。

(2)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

(3)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4)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教育互动中得到共同发展。

4、活。教师教学方法活,学生思维活。

(1)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材,把教学活动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四、研究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国教育“以人为本”理论的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它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它承认人的价值,尊严和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与彻底解放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二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以人为本”教育思想传统,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最为天下贵。不仅认为人类有价值,而且肯定个人也有价值,提出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而且这种潜能在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显示出差别,主张按照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指导之下,让它与民族的优秀教育思想结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为指导,以古代儒家的传统教育思想为根基,接受、改造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理论而形成的,它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它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2、教师是教育工作主体的原则

素质是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的教育。人是学校的主体,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主体的核心因素,抓好了教师的管理,就是抓住了学校管理的主动脉。早在19xx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是教师。教育家毕比博士在《开发国家的教育品质》中说:教育的品质是教师的品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不会有好的教育。所以,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确立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使教师体会到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付出,更重要的是通过促进学生的发展来展示教师自身的才华,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

3、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的原则。

社会的变革,知识的激增和老化,小学教育成为学习化社会不间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学生作为一个人,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双重统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双重统一,传统教育方法把教育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的不断销蚀。转变教育方法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教育状态,把教育活动变成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发展的过程。教育活动不再是一种异已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责任感,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 [2]  下一页

,“双主互长”育人模式研究方案
相关热词搜索: tag: 学校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教研课题 - 学校课题研究
上一篇:《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方案
《“双主互长”育人模式研究方案》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 驾照考试 | 教学资料 | 名言大全 | 软件下载
Copyright @ 多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评语_教案设计_小学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