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知道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毛细现象也不同。
2、过程方法: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毛细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毛细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毛细现象。
教学难点: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
教学准备:
烧杯、水槽、餐巾纸、玻璃片、红色水、白色粉笔、塑料棒、塑料棒、布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价值问题
1.师: 同学们,老师想用纸盒变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请看这里有一朵白色的纸花,我想把它变成鲜艳的红色,你们说能吗?对老师这么有信心?请仔细观察花儿是怎样变红的?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你能猜猜其中的秘密吗?
生:下面有红色的水。
师:原来秘密真的在这儿呢,可是:“水在下面,花在上面,花儿是怎样变红的?” (水慢慢向上升。)
生:花变红了;水慢慢的把花染红了:红色还在往上爬(升)!
师:这个“爬”字用得真生动。俗话说:“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可是刚才我们却发现:水能沿着物体自动往上爬(升)。这是为什么?里面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第18课《水往高处走》。
板书课题。
2.师:面对这一奇特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想说?
生:水为什么会向上升?水会沿着布向上升吗?
(评:你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
牛奶、醋、汽水其他液体等也会沿着物体向上升吗?
一朵真花放在水中能变红吗?……(评:你的想法很独特)
二、大胆猜想设计
1.师:水能沿着纸向上升,那么,水还可能沿着哪些物体上升呢?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一下。
生:毛巾、塑料管、卫生纸、木片、等
师:水不能沿着哪些物体上升呢? (生:铁丝、玻璃、等)
2.师: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想一想,应该怎样做实验? (可以相互讨论一会)
生:(放在水中试一试)(评:你的想法很好)
师:把我们想验证的材料放到水中亲自试一试。就明白了。
师: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生:从侧面观察,小心、轻拿轻放
评:你想得很周到、很有预见性。
电脑出示 温馨提示
师:读了老师的温馨提示,你的实验将做得更好。 自由读一遍。
温馨提示:
1、将材料的下端浸在水中,看哪些材料能使水上升?
2、认真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看谁观察的细致,发现的秘密多?
3、放材料时要轻拿轻放,不能让水荡起来。
实验时要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单
在水能自动上升的材料下画“√”否则画“×”
材料
我的猜想
实验结果
细心观察一定有新发现:
师:你想验证哪些材料,由小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决定,组长在第一栏做好记录。(学生讨论)
师:在一号材料袋里,老师准备了许多材料,讨论完的小组,可以由组长用纸杯自主取材料。
三、探究毛细现象及其特点
(一)探究毛细现象
1.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毛细现象。
师指导巡视。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验证的可真快,已经验证了五、六种材料。谁愿意展示你们组的实验结果?某同学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他们验证的材料和你们组的相同吗?看哪位同学听的认真、仔细。
A组 展示实验记录 水能沿着……上升,不能沿着……上升。
卫生纸上水升的高,木片上水升的低。
你的实验结果和猜想一致吗?(我们要相信科学;猜想和实验结果完全一致,你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
B组 展示 师注意学生错误的结果,纠正打×,注意学生的新发现)
C组 展示 (谁用××做实验的?你的实验结果如何?你再认真观察一下好吗?实际观察)
你验证的材料和他们的有不同的吗?就站着说吧。
3.师:指读记录单:铝丝、玻璃片、玻璃棒等不能使氺上升;毛巾、卫生纸、细玻璃管、木片能使水上升,这些能使水上升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看屏幕
实物投影 A 铝丝、玻璃棒、玻璃片B、卫生纸、纱布、细玻璃管
请打开一号材料袋,再仔细观察、讨论一下。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棉纱布、卫生纸:柔软、粗糙、有小坑、小洞、小眼、小缝隙
师:这些小坑、小洞、小缝隙我们统一叫它“孔隙”好吗?
板书:孔隙(红色笔) 现在你觉得:水能沿着什么样的物体上升呢?
生:[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
师:水为什么不能沿着铝丝、玻璃上升呢?
生:因为他们很滑、很硬、(玻璃管不是也很滑很硬吗?)
因为玻璃管有孔隙,玻璃片、铝丝没有孔隙
电脑出示 动画画面 配音讲解
水可以沿着卫生纸、棉纱布等上升,因为它们的材质中有许多细小的缝隙,这些细小的缝隙上下连通在一起,就像一条条细细长长的毛细管子,使水持续不断地上升。这种现象就叫做毛细现象。
学生齐读: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板书: 有孔隙 能上升 毛细现象
(二)探究水爬升高低与孔隙大小的关系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中,还发现了许多小秘密:(读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卫生纸上水升的高,木片上水升的低。滤纸上水升的高,玻璃管水升的低。
出示(细玻璃管、粗玻璃管,内有红色的水)
师:请大胆猜想:水爬升的快慢高低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生:可能和孔隙的大小有关。
师:老师这儿有三种玻璃管,还有装有两种粗细不同沙子的沙管,你想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想吗?
师: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一个地放好吗?
生:一起放、同时放。
师:将三种玻璃管,或者两种沙管同时放进烧杯中,做对比观察。
师:打开你们的二号材料袋 ,进行实验。
师指导:细玻璃管孔隙小水升的高,中玻璃管水升的低,粗玻璃管水不升了。粗沙子的空隙大,水升的低,细沙子的空隙小,水升的高。
学生汇报:实物投影
师:我听见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奇的感叹,你们的实验现象可真明显,能给老师说一说吗?
A组:细沙里面的水升的快、高一些,粗沙里面的水升的慢。水升的低。
师:细沙的孔隙大还是小?我们用孔隙大小来描述好吗?
(孔隙小,水升的高。孔隙大,水升的低)
师:用沙子做实验的同学,你们的结果是这样吗?
师:用玻璃管做实验的同学,谁来汇报?
B组 :玻璃管细水升的高、玻璃管粗水升的低,玻璃管太粗,水反而不升了。
师:你能用孔隙大小来描述吗?
生:孔隙小水升的高;孔隙大水升的低;孔隙太大,水反而不升了。
师:谁能说的更好?。
生:孔隙小,水升的高;孔隙大,水升的低;孔隙太大水就不升了。
(三)创新设计,让水在玻璃片上爬升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自主研究了水的毛细现象,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你们简直就是一位位小小科学家,现在,我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师:刚才的实验中,水能沿着玻璃片爬升吗?不能。老师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想让水在玻璃片上爬升,你能做到吗?能
师:做这个实验的关键是什么?想办法让玻璃片上有什么?
生:想办法让玻璃片上有孔隙。
师:好,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能想出好办法。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师:讨论出实验方案的同学。请打开三号材料袋,准备好,开始!看哪个小组做地快,做地好
,三年级《水往高处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