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理念:
本课采用篮球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此来代替枯燥的基本动作练习,满足了不同学生运动需求保护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从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中还设计了多处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学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课堂的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单元学习内容篮球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灵敏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的集体主义精神。篮球运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针对水平三的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尝试小篮球的多种玩法,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小篮球的兴趣,从而真正掌握小篮球的基本技术。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应与低年级有所区别。学生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五、教学过程:
教授
班级
五年级四班
学生人数
40人
场地器木才
篮球场一块 篮球40个
教材
内容
小篮球运球
教学重点
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难点
控球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
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会比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不同点
2. 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原地运球能力,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3.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练习,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我,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教学
程序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激发兴趣
7分钟
1. 开课常规
2.准备活动
3.熟悉球性
4.比一比谁拍球的方法多。
1.师生问好,教谈话导入课题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2.哨音指挥
3.教师也做熟悉球性。
4.组织学生分散进行自主拍球练习。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学生绕篮球场边线携球慢跑。
3.死球拍活、绕球、地滚球、绕“8”字球。
4.分散按要求进行练
★★★★★★
★★★★★★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18" width="24"oad_files/huoche/2011110821454836.gif" border="0" />
★ ★ ★ ★
★
1 1 2 3 设计意图 利用体育明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练习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使他们很快投入到活动中为主教材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掌握技能 20分钟 1原地运球 动作要领(儿歌) 两腿稍分开, 膝盖弯一弯, 手腕要灵活, 把球往下拍, 要想和球做朋友, 掌心坚决不碰球! ★重点:掌握运球的部位 ★难点:手控球能力 1请两名学生示范两种拍球的方法进行对比。 2教师复习原地运球动作要领进一步明确用指关节以上部位接触球的正上方。 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 4组织游戏:运球报数。 5组织游戏守住阵地。 6组织游戏看谁拍的快。 7游戏高人、矮人。 1认真听讲注意观察思考。 2认真听老师讲解明确正确的运球部位。 3集体练习原地运球。 4眼睛不看球进行原地运球。 5在规定时间内定运球不移动。 6原地低运球规定运球的个数比谁用的时间短。 7原地高运球和低运球练习。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78" hspace="12" width="84" align="left"oad_files/huoche/2011110821454837.jpg" border="0" /> 要求: 两腿分开,膝盖弯曲,手腕灵活,把球往下拍,掌心不碰球。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72" hspace="12" width="108" align="left"oad_files/huoche/2011110821454838.jpg" border="0" /> 1 1 2 2 2 2 2 2 2 2 1 2 2行进间运球 动作要领:指关节以上部位按拍球的后上方。 ★重点:掌握运球的部位 ★难点:手控球能力,手和脚的协调配合。 1教师讲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2组织游戏让球走起来。 3组织学生行进间运球练习。 4组织游戏:找朋友 5组织游戏:合作运球 6组织游戏:直线曲线运球 7组织游戏:运球接力 1认真听讲,积极动脑。 2边走边运球。 3体验正确行进间运球动作。 4行进间运球和好朋友握手。 5两三人一组合作运球。 6小组合作运球。 7多人合作运球。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103" hspace="12" width="108" align="left"oad_files/huoche/2011110821454839.jpg" border="0" /> 要求:指关节以上部位按拍球的后上方。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150" hspace="12" width="109" align="left"oad_files/huoche/2011110821454840.jpg" border="0" /> 1 1 1 1 2 2 2 2 2 2 1 1 1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习均衡发展。在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让每个学生在游戏中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对小篮球的学习乐趣。同时将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有效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同伴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拓展能力10分钟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方法:每人手持一球,游戏开始进甲同学背对大家,当老狼在前面运球前进,其他同学运球紧随其后,后面的同学齐声喊“老狼老狼几点了,”老师答“几点钟”经若干次后当老师喊到六点时,老狼转身向后追拍他同学,其他学生向预设的(罚球区)家中跑去,当跑到“家”中则安全了。 1.教师讲解方法与规则。 2.一组学生示范。 3.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4.小结游戏情况。 1.认真听教师讲解。 2.注意同学示范。 3.各组由小队长组织进行游戏。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268" hspace="12" width="108" align="left"oad_files/huoche/2011110821454841.jpg" border="0" /> 1 1 7 1 1 1 2 设计意图 本游戏是技能的拓展在游戏中设置了原地运球的行进间运球,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技能,进一步提高了控球的能力,体验不同速度的运球方法。 恢复身心 3分钟 1. 放松舞蹈《秧歌扭起来》。 2. 整队小结本课。 3. 布置课后作业。 4. 收还器木才。 5. 师生再见。 1.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 进行放松 2.整队小结本课。 3.布置课后作业。 4.教师回收器木才。 5.宣布下课。 1.学生自由站位随教师做扭秧歌动作。 2.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3.协助教师回收器木才。 4师生再见。 ★ ★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18" width="24"oad_files/huoche/2011110821454836.gif" border="0" /> ★ ★ . ★★★★★★ ★★★★★★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18" width="24"oad_files/huoche/2011110821454836.gif" border="0" /> 1 2 1 设计意图 采用舞蹈《秧歌扭起来》, 让学生在快乐的舞蹈中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小结中对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给予表扬,对于学生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给予肯定。最后让学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将技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小篮球运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