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多问网范文中心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育的调查报告

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育的调查报告

03-19 22:02:06   浏览次数:026  栏目:调查报告
标签:调查报告格式,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报告怎么写,http://www.duowen123.com 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育的调查报告,


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育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介绍 

  
西山中心小学位于太湖之滨——西山岛,素有“太湖明珠”的美称。该小学于20xx年9月新建落成,由原来石公、堂里、金庭三所完小合并而成,更名为“西山中心小学”。该校有教职员工87人,学生1100多名。两幢教学楼共24个教室,另拥有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自然实验室等,虽建校时间不长,但在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特别值得介绍一下的是该校金校长是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说来也有不小的名气,他已经著有三部关于西山的书籍(《西闲小作》、《西山与名人》、《阅读西山》),目前正在准备出版第四部作品,他把西山的人文、故居、西山的传说以及和西山有缘的人记录了下来,让更多的人走进西山,让美丽的西山走出山岭。也许是这个原因,西山中心小学特别重视对学生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提升家乡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最近,这所学校结合苏州市规划课题,确立了学校主课题《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育》,形成当地教学特色。我带着一份崇敬和好奇,对这所学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欢迎您投稿)

  二、调查过程 
  
调查对象:西山中心小学校长、教科室主任、部分教师和部分学生 
调查方法:采访、收集有关资料 

调查时间:20xx年7月~8月 

     
     顺应时代的需要,西山中心小学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组织力量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本地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使学生不仅全面了解家乡,并且获得本地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1、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的是体现地方特色,西山中心小学更是体现出了这一点,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骨干教师联合组成的编辑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编集而成。该教材名为《走近西山》,共六册,每册主题不同,按照由低到高分别介绍了西山的水果、特产(一、二年级),西山地名的来历(三、四年级),名胜古迹和名人诗咏(五、六年级)。该校主要利用每周的地方课组织学生进行校本教材的学习,其次参与语文课程的辅助学习。 
  
2、组织课外活动 
      
    随着校本教材的开发,西山中心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首先他们在全校范围内,根据不同年龄、班级,挑选一批有兴趣、有热情、充 
满活力的学生,组织了六支金牌小组,分别是摄影队、导游队、美术队、文学 

队、民乐队、小记者队……这些小组的指导老师都是该校有特长的教师,他们 

利用课堂、社会、家庭、社区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阅读西山、绘画西山、歌唱 

西山、了解西山,将吴文化扎根进孩子的心田。具体了解了以下情况: 

    
摄影组:学生8名,主要学习摄影基本技巧,拍摄西山美丽风光。 
目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敏锐的感觉,作品能在市级以及市级以上报纸刊登。 

     
导游组:学生10名,了解西山主要景区的景物及其来历,优美的传说故事,给来当地旅游的朋友作导游、作解说。 
      目的: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提高学生与人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能把西山文化介绍给游人。 

     
美术组:学生30人,描绘美丽的家乡,花鸟虫鱼、花草树木等。 
      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参加考级、能有作品发表。 

     
文学组:学生80人,主要能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描绘家乡,书写家乡,把家乡传颂。 
      目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作品能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刊物刊登。 

     
民乐队:学生28人,学习古筝、琵琶、笛子、铜管、号等乐器,演奏民族音乐,陶冶情操。 
    
小记者队:学生10人,通过对家乡各主要景点的了解,为来西山旅游的游客免费导游,介绍西山、宣传西山,让更多的人走进西山。 
     
     金校长说:我们西山的孩子,不能只有基本的语文知识,要全面发展。我 
们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西山的文化很深,很值得研究,对孩子们的将来会 

有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文化素养有着 

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相信,西山的学生不会比别人差。 

  
3、语文教学融进校本课程 
  
在这里,校本课程没有被隔立开来,而是融进各门课程,有机地实施研究,特别是在语文课程中尤为显著。 
  
我和部分语文老师做了交流,他们觉得,语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融合,对 
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联系生活十分有帮助。有位六年级老师举了个例子,她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自然而然引申到家乡古樟园的百年古樟,并且带领学生来到古樟面前,了解古樟,认识古樟,与大榕树做比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且写下不少作品。小导游也一展身手,得到一次实地导游的机会。所以,对于校本课程,孩子们举双手赞成,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知识面拓宽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我翻看了几册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中,有部分古诗,是赞美西山美丽风 
光和水果特产的。戴老师说,六年级学生正在补充古诗词,因此对描写西山的诗词学生觉得尤为亲切,兴趣很浓,而且有些学生在这基础上,查资料寻找到更多的诗词,还举行了诗词诵,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4、课外阅读指导 
      
     西山中心小学结合读一本好书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西山,我认真搜集了一下有关的书籍,如:金培德校长著的《西闲小作》、《阅读西山》、《名人与西山》,马安沧著的《诗话西山》李嘉球著的《西山》。这些书籍对西山的文化、历史、人文景观作了生动、浅显的叙述,使学生看得懂,喜欢看这些书。在和学生座谈时,我作了简单的调查,发现经常看这类书籍的学生占40%,偶尔看看的占40%,我认为这数字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课外阅读就能蔚然成风了。 
      
     学校结合课外阅读,还开展了“讲故事比赛”(西山传说),“作文比赛”(根据不同季节介绍西山特点),书画比赛(绘出春天)。西山的孩子是淳朴的,有着特有的乡情民风,西山中心小学正在不断雕琢他们,让他们更加成熟。 
  
5、吴文化教学成绩 
      
     我通过教导处,初步了解了这所学校在开展吴文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现摘录如下: 
  
1、  学校出版了一本学生获奖作品集《碧螺飘香》 
  
2、   两年里,该校文学社学生刊登在《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报纸上的文章近百篇。 
  
3、  民乐队在吴中区民乐比赛中获得好评。 
  
4、 《包山教育》是该校校刊,每学期出版一次。 
  
三、调查发现: 
      
     吴文化是吴中大地一份宝贵的资源。传承吴文化,发展吴中是每一个吴中人的职责。从小抓起,从小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获取地方文化,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个阶段的调查,使我对西山中心小学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觉得这所学校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方面是做了不少努力的,也看出学校花了不少的人力和财力开展各种活动。 
  
根据调查,我认为他们已经做得不错,不过,还得指出几点: 
1、   很多地方需要有系统的安排,比如课外阅读的时间表呀,安排阅读的具体内容; 

2、   开展活动要有一定的步骤,有计划、过程、总结,使整个活动形成一个合理的教学、教育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校本课程过于成人化,学生不认识的字词太多,内容缺乏生动性、吸引力,问题设置缺乏趣味性、灵活性; 

4、   过堂现象严重,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只知道某个景点或古迹、字碑……实地考察了解还不够到位; 

5、   活动的点面结合不够明显。 

  
四:调查对策: 
  
1、 采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清新的空气下呼吸,让学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认识吴文化,了解吴文化。 
  
2、 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教学,摆脱课堂教学的死框框,于山水之间获取吴文化灵感。 
  
3、 让本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文化魅力。  
   
   (欢迎您投稿)

结语: 
  
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作为研究者应该放开手脚,切不可捆绑研究、只图收集研究资料,忽略研究的真正目的和价值。因此,在研究活动中要不断总结、不断发现、不断提高、不断修整,从而圆满完成本课题。 ,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育的调查报告
相关热词搜索: tag: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格式,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查报告
上一篇:关于当代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文章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 驾照考试 | 教学资料 | 名言大全 | 软件下载
Copyright @ 多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评语_教案设计_小学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